2012年12月31日

獨步越南·胡志明市(完)

胡志明市美術館(Fine Art Museum)
建於20世紀初的法屬時期,原屬一名越南華僑的宅邸。這三層樓的建築由越南和法國建築師共同設計,融合越南傳統與法國風格,非常大器穩重。 1975年越南解放後,收歸國家,並設立為美術館,1991年正式對外開放。

旅程即將結束,這是在越南的最後一天。我捨棄了古芝地道,選擇了美術館。早晨天氣很好,跟著地圖走到了美術館,第一印象,這棟大宅美極了!這裡收藏了相當多當地藝術家的作品,包括共產時期的宣傳畫作和海報、越南早期文化遺跡、工藝品、漆畫等,很多國寶級的畫作和古董。

2012年12月27日

堪稱神劇的THE NEWSROOM

電視劇就是娛樂,是忙碌工作後的甜品。甜品變質了,怎不叫人懊惱?老實說,近來的劇集都太不給力了。無論是港劇、日劇、韓劇,甚至是動漫(電視版),劇情空洞是主因,更別說能滿足晚間的消遣。電視劇的素質要提升,以同一套手法通用十年二十年,現在已經沒有那種歌兒唱了。

觀眾會長大的。我們需要更多的神劇來緩和電視圈的窘境,好像《天與地》。

牢騷發完,我其實要寫《THE NEWSROOM》。

2012年12月23日

獨步越南·胡志明市(七)

歷史博物館(Bao Tang Lich Su)
建於1926年-1929年,當年法國人仿效北京頤和園所建的中式建築。前身為Musée Blanchard de la Brosse,1956年改名西貢越南國家博物館,1979年正式稱為越南歷史博物館。收藏超過1萬件珍藏品,以歷史古物為主。毗鄰動植物園。

我走了很遠很遠的路,應該超過1小時,只為了拜訪這間博物館。離開戰爭遺跡博物館,四處問路及詢問哪輛巴士可以抵達,結果雞同鴨講,最後還是靠著雙腳走到了博物館。

2012年12月20日

末日狂想曲

末日之說正在沸​​騰,那個死小孩也在趁興趕這一灘渾水,越扯越誇張。我有理由相信我們內心裡存著邪惡,拿著可樂爆米花等戲上映。我不信那些紛嚷,什麼3天黑暗、第四空間… 除非它確確實實的呈現在我眼前。既來之,則安之。

2012年12月15日

麺屋武蔵 · 武士拉麵

友人因為事業不順利而悶悶不樂。身為老友,除了聽聽牢騷,就只有讓美食來化解憂愁。她喜歡拉麵,所以我帶她來到了麺屋武蔵(Menya Musashi)。第二次到訪,食館從Halal變成Non-halal,我心里高喊萬歲!我不是不愛雞湯,而是覺得豬骨湯的拉麵比較像樣。

2012年12月13日

獨步越南·胡志明市(六)

胡志明市郵局(Buu Dien Thanh Pho Sai Gon)
建於1886年至1891年,全越南最古老的郵局,出自巴黎鐵塔的設計師Gustave Eiffel之手,是典型的法式建築。正門上方有個法國武士頭像,而下方的古董大鐘,據說與該建築同歲。

與紅教堂相隔一條馬路,一眼望去,最引人注目的是圓拱正門上方的頭像,俯視著來來往往的人們。雖然是假期,當天郵局依然運作。喜歡集郵或給自己寄信的旅人,這裡可真方便。

2012年12月5日

獨步越南·胡志明市(五)

從美奈回來後,終於真正在胡志明市趴趴走。步出旅舍看到門口有個小攤在賣糕點,其實我不知道那是什麼,但看起來很不錯,所以就在那解決了早餐。大嬸很忙碌的把炸料切塊,再淋上乳白色的醬汁,頓時我有點後悔了。想叫她把醬汁和炸料分開,無奈語言不通,比手劃腳也阻止不了。好吧!就試一試。這才知道,那是炸香蕉+椰醬西米露,好怪的組合。

2012年11月30日

《魚》:這不是伊藤潤二

這是伊藤潤二嗎?不是,絕對不是!即使有伊藤的影子,但人物不對,阿忠和華織應該是主角,怎麼動畫里阿忠成了超級大配角而且是個犧牲者?原創不是這樣的,改編太離譜,安撫不了我這伊藤潤二的追捧者。

2012年11月26日

獨步越南·美奈(四)

還有半天在美奈,於是跟著預計的行程,這個早上就躥市集去。每到一個國家,我總愛跑市集,看看當地人的生活,把自己也融入裡頭。除了蔬果魚肉,往往市集裡總有許許多多的糕點等待發掘。我一人也吃不了那麼多,所以只喝了碗糖水和些許糕點,其餘的,拍拍記錄而已。

臨近中秋,各式各樣的月餅登場,我後來了解,中秋節是越南的重要節日之一。與中國的中秋節不同,越南中秋節是兒童的節日。據說,在農耕文化下,大人常年都在田地裡忙碌,只有在中秋節這個團員的節日才能多陪孩子。

2012年11月21日

《Skyfall》:原始情意結

我很疑惑,當身邊有半數的人告訴我《Skyfall》很不好看。我想了很久,理解出原來電影也有代溝,80初(或更早)和80後,看似那麼近其實很遙遠。 80後在科技電影的影響下,對於這部以情感為主桿的007感覺不對味;相反地,80初對於“原始”的事物總有一種難分難捨的情意結。

2012年11月15日

獨步越南·美奈(三)

別了漁村即出發白沙丘。路途遙遠,一路上,除了海,就是一片片的山丘、種植地。越南盛產火龍果,道路兩旁都可看到排列整齊的果園,煞是好看。望著穿梭而過的景色,不知不覺就已行駛了1小時,隱約可見到遠處的白沙丘。嚮導把我放在看似休閒公園的地方,說只要往前走就可抵達白沙丘。綠意盈盈的入口,有草有樹有水,一切就是很美好。

2012年11月11日

《追逐繁星的孩子》:寂寞的存在

「在喜歡上你的時候,就已經踏上了旅程。」

義無反顧的,為了牽動心裡的悸動而去冒險,即使未知的結局或許是失望。我們都是孤獨的存在,直到遇到了某個人,沸騰了沉寂的心,所以開始去思念。旅程上的跌跌撞撞,只有自己才能理解。思念是寂寞的。只能對著星空與見不著的人對話,望著遺留下的回憶黯然神傷。

你感受到那份用心嗎?

2012年11月7日

獨步越南·美奈(二)

美奈(Muine)位於胡志明市的東北方向,距離潘切市(Phan Thiet)22公里,擁有碧海藍天,美麗的海灘、椰林、沙丘等。這裡並不太為人所知,旅客稀少而靜謐,多為背包客及攝影愛好者熟悉。手冊上對於這地方的資料並沒有太多詳細的介紹,網絡上搜尋到的也不多,在好奇心的驅使下,一早就決定要把這地方納入行程。

清早,我在旅舍門口等著旅行社的員工接我去車站。從胡志明市前往美奈需要5個小時的車程,聽著耳機,看著沿途的景色,不知不覺就在中午時分到達。下車後,第一件事就是去尋找旅舍。當地人很落力的招客,也許這裡逐漸成了旅遊景點,到處可見嶄新的旅舍,而我決定在這間第一印像很好的Bien Nho留宿,一晚10USD。然後,就讓剛才費盡唇舌介紹這旅社的可愛越南人當嚮導。

2012年11月4日

獨步越南·抵達(一)

2011年8月30日 – 9月4日
地點: 越南 — 胡志明市、美奈

這又是一年前的遊記。那些記錄、票根及手札依舊夾在旅遊手冊裡,再次翻出來,依然是記憶滿滿。

我一直嚷著要一個人的背包旅行,無論行程長短。於是去年,送給自己告別twenty something的紀念,拿著機票背著行囊,踩著拖鞋(沒錯,我是拖鞋走天涯的),出發越南。總覺得人生中怎樣都要有一個人出遊的體驗,也知道家人無論如何也無法了解這種想法,所以,除了朋友,我並沒告訴他們這次是獨行的。先斬後奏有時也是萬不得已。

2012年10月30日

Toowoomba·細節不足

對於吃,我自認是最沒要求的,只要味道不是難以下嚥,可以送進口的我都覺得無所謂。然而,身邊總有一群愛吃的朋友,任何大小聚會都會去搜尋食館,我也樂得到處去吃喝,不用傷腦筋。

位於Jalan Genting Klang的Toowoomba,顧名思義,賣的是澳洲牛肉。我蠻喜歡這裡的木系裝潢。開放式的廚房總是讓人安心,因為你可“監督”著廚師做菜。此外,這裡也售賣新鮮牛肉,不想在這裡用餐,也可買回家自己下廚。

2012年10月28日

Tim Burton,還剩下什麼?

即使多麼的不願意承認,Tim Burton現在的電影除了大量浮誇的視覺效果與華麗的人物造型可以得分,其餘的已經每況愈下。當初崇拜的,除了鬼魅,還剩下什麼?

兩年前的《Alice In Wonderland》,當時認為人有失手實屬正常。但是,沉澱兩年後的《Dark Shadow》也不見得很精彩,除了一場疆屍的鬧劇和大量80′s,確實也沒為觀眾留下什麼印象。對,就是少了一劍穿心的元素,沒有感動、沒有讓人為之一振。說白一點,少了以往的人性。那年,因為《Edward's Scissorshand》所帶來的感動與孤獨感而深深著迷,之後的《Sleepy Hollow》和《Big Fish》也讓人念念不忘,尤其《Big Fish》的父子情。

2012年10月24日

虎小姐·剪耳的意義

昨天在虎小姐的面書貼了上面這張照片,標題:「半邊」。然後有人問起為什麼。這也是大部分見過虎小姐的朋友都會問的一個問題:「為什麼它的耳朵缺了一角?」

解答,這就是剪耳(Ear Tipping),TNR的步驟之一。 TNR是捕捉(Trap)、結紮(Neuter)、放養(Release),是目前唯一有效控制街貓/流浪貓數量的方法。

2012年10月21日

雨季,還是要憂鬱

 近來,雨下得兇了,心情模式也變得比較陰沉。我把一切都歸咎於天氣的錯,但事實上是我因為太愛雨季,所以把與愛不相符合的都賴到無法自辯的一方去。涼爽又濕答答的,這種矛盾就與心情一樣,愛與愁的如影隨形。

在窗前細數著雨點,然後為拍打著窗上的雨滴著迷。一顆接一顆的雨滴滑下玻璃窗的節奏,好像在彼此追趕,我為那即將被趕上的小雨滴感到擔憂。我很無聊。

2012年10月14日

Belum Rainforest·隱世桃園(下)

起個清早,只為了大口大口的呼吸,把朝氣晨露的養分全都吸取。這一天,我們要進森林了,心裡有種按捺不住的興奮。我愛森林遠甚於海洋。植物與泥的味道、蟲鳴的聲音、動物的腳步聲… 這些元素的結合總是散發著某種和諧與平靜。

2012年10月7日

《晚秋》:節奏不共鳴

兩個人走在同一個平行線上,步伐不一致,節奏不共鳴,即使一前一後的走著也永遠無法遇著。你追我逐,彷彿是一種定律,如果少了,再怎麼甜美浪漫的愛情也感覺不是味兒。節奏與共鳴往往只有在互相配合之下才能調出和諧。這一幕,暗喻安娜和勳感情意境的場景,攝住了那股淡淡的文藝情懷。

2012年10月6日

Belum Rainforest·隱世桃園(上)

2011年4月30日 – 5月2日
地点: BELUM RAINFOREST

去年其實過得很精彩,遊山玩水,背著行囊四處走。眼見2012就來到最後一季,那些應該分享的卻一直沉睡在硬牒裡。在記憶衰退以前,我想,還是必須把這些札記寫下,否則就太可惜了。

一年半前,我們四人自中學畢業以後便不曾一同去旅遊,於是趕在M移居德國之前,大家對自己的歲數展開新章頁時,有了這次的3天2夜隱世旅程。

2012年10月1日

期待·矛盾·風逝

十月·期待

October,秋季,一直是多愁。說是節氣使然,可是心裡某個角落卻隱藏著某種的期待。是雀躍。四年後,終於再度改版了。

「在搬家前,我貪婪的跑遍每條街道小巷…
我害怕忘記了這裡的回憶。
我擔心遺忘了這裡的感覺…」

四年前的心聲,到了今時依然明白的道出我的喜愛。物是人非,留守的不外是一份情感,以及一段又一段的成長記錄。七年了,很多札記都已煙消雲散。由始至終保留最完整還是後院的是是非非,我們吵架嬉戲的地方。

「我們框起來的小秘密,依舊是個小秘密。」

你懂的。

2012年7月29日

《Salmon Fishing In The Yemen》:洄游

這是一個愛情故事。一個把劈腿詮釋成失意下的產物,兩顆有裂痕的心碰在一起產生了共鳴。這樣的愛情故事俗不可耐,可是,因為故事的鋪陳循序漸進,再怎麼俗不可耐的橋段也變得浪漫感人,最終也認同了劈腿是因為終於遇到了一個能夠更理解、更合適的對象。

2012年6月30日

STILL HERE

捨棄開車,近來都乘搭輕快鐵去上班。彷彿回到咸豐年前的生活形態,我還蠻享受這種在人群穿梭,大家趕著腳步上下班的時刻。人生百態盡在不言中,正面與負面,積極與消極,每個人都肩負一種無形的生活使命,就好像一粒氣球,有飽滿、有洩氣、有爆破,更有怎樣都無法吹漲的。

2012年6月18日

質疑·三十

要改變的東西有很多,不安於室的本質再度發作。過去十年,習慣了某種生活方式,從開始的抗拒,再經歷磨合,然後的接受,終究變成了無可厚非的習慣。接著就從此安分的處在這個自己建立的comfort zone,一晃就是好多年。

久而久之,惰性出現了,胸襟的容量銳減了,大步走下去的勇氣磨滅了。年紀越大,膽子越小,這句話果然應驗了。我開始質疑,這樣好嗎?束縛於柴米油鹽屋瓦磚牆之餘還有什麼?惡化,永無止盡的腐敗下去,然後,別人看不清我,我也不認識我。心悸。

2012年6月5日

關於這些那些

上次說,我要努力發文、寫字,結果還是抵不過日常的侵蝕,日子過得有點太無聊。上班、下班、吃飯、睡覺… 漸漸的,激情沒有了。多麼可怕的事:生活沒有激情。周遭的人變得好陌生,怎麼大家說話處事都變得奇怪了?一直重複同樣的梗,持續的人云亦云。

饒了我吧!我無法長期的處在一個不長進的level裡。

2012年2月24日

《Hugo》: 孤獨感

我常常會認同孤獨感。 《龍紋身的女孩》莎蘭德如此,雨果也是。孤獨,不是空虛。它是存在於每個人體內的一種封閉心理。長期的孤獨會造成情緒障礙,但是,短暫或偶然的孤獨感,我則覺得那不一定是負面的,它可以讓我們學習克服這種心理問題。

「I don't understand, why my father died! Why I'm alone!」

2012年2月18日

《龍紋身的女孩》:癮

一心想在電影上映前把《龍紋身的女孩》啃完。結果,書看完了,電影卻不上了。也好,至少不會因為被刪剪得支離破碎而咒罵,也煽動我去尋找完整版。我很好奇,David Fincher會如何在2小時的電影裡詮釋這本十足複雜的小說,單是人物關係表就已經可以織成一個蜘蛛網,更別說是暴力、淫亂的劇情。

作者淋漓盡致的寫出了讓人咋舌的故事,這份誠意已經成功俘虜了我,甘願不眠的追完整本書。當然,續集還在追讀中,這毒癮會蔓延開去,這個紋身女孩的魅力持續狂燒。

過癮、痛快,這是讀後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