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2月4日

TWD第4季(半季Finale):悼念Hershel

「You walk outside, you risk your life. You take a drink of water, you risk your life. Nowadays you breath and you risk your life. You don’t have a choice. The only thing you can choose is what you’re risking it for.」 ~ Hershel Greene

我無法相信,編劇就這麽狠心的讓Hershel以最殘忍的方式退場。我寧願Hershel被喪尸襲擊,也不願意他被The Governor揮刀砍頭,這實在太震驚了。我有千千萬萬個OS,不要!不要!不要!然後,The Governor隊伍與Rick團隊展開大屠殺,再加入喪尸群的搞局… 這簡直是种病態的瘋狂,把人性踐踏到極點。

2013年11月3日

十月·閑?

十月匆匆而逝,還來不及做個總結,十一月轟的一聲就來了。日子依舊,吃喝玩樂以及把宅活主義發揮得淋漓盡致之外,基本上沒啥作爲。虛度光陰,應該就是如此了。無論如何,有些事情還是要記錄一下,做為往後的回憶。

2013年10月11日

Gravity:再見巴斯光年

我很在意Matt在漂走後的心情。我知道,Ryan一定會安全離開,因爲她已經抓到了救生圈,再恐懼的險境,她始終有一綫希望。當Matt越漂越遠,漸漸消失在無邊際的黑暗中,深深地感受到一股似曾相似的感覺。

空無一人,只能無止盡的漂流,一切都不在掌控。獨自面對一片漆黑,無人打救的無助感,絕望燃生。樂觀與悲觀的導向終於一致了。內心的黑洞並不比銀河小,甚至大於。無助,很徬徨,可又能如何?哭?沒人會在意。掙扎?會筋疲力盡而亡。放棄,有時是必然的,隨之憶起過往的種種,陷入後悔的泥沼,靜靜的等候命運。

2013年9月8日

KICK-ASS2:解放

每個人的內心都駐紮著一個英雄,只是我們更注重的是生活,路見不平向來是好管閒事者的作為。不對,這應該是行俠仗義。俗套的思維捆住了我們,任何逆向而行的舉動會被標籤為反叛,最終被大眾壓力強迫走向所謂的正道。這真的是自己的意願嗎?

現實中,我們每天都在上演著假惺惺的戲碼,曲意奉承,樂在其中。蒙蔽自己​​,刻意埋葬自我,迎合大眾去強顏歡笑。隨波逐流看似是永遠的安全牌,就好像Mindy嘗試放棄Hit Girl的身份,融入那群It Girls一樣,即使多麼的格格不入也會被旁人認為:這才是正常的事。

2013年8月15日

添好運:為叉燒包瘋狂

 對我來說,米其林指南是一本飲食業人士的玩意兒。就好像,當一部片子得到奧斯卡,觀眾就會一致認同那就是一部好片,從而導演、演員水漲船高。可是,這可能只是剛好符合了評審的口味,以及符合所有種種定下的標準選項。獎項或榮譽有時候是主觀的。同樣的,米其林的評價標準也是整體性的,環境、服務、食物,標上星級並不代表所有食物一定是很好很好吃,但肯定是及格之上就是了。

扯遠了,其實我要介紹的是前陣子拜訪的米其林一星——添好運。作為香港以外的第一家分店,聽說從去年尾開張至今,天天都大排人龍,甚至有人願意排上幾個小時,就只為了一嚐傳說中的“脆皮叉燒包”。當然,我覺得“最平價米其林餐廳”的封號還是主因。

2013年8月13日

歌劇魅影:完整的愛

當願望實現以後,除了感動萬分,也感覺到很強烈的失落感。彷彿,多年的夢想也終於走到了完結的一天。從書本、電影,再到音樂劇,完完整整的把所愛的Phantom收錄在記憶裡。無論是哪種形式,Erik,the Phantom的孤獨與痴心都讓人揪心。怎會有如此癡情卻不快樂的人物?

以為當年錯過以後就再也沒有機會看到Phantom of the Opera音樂劇,那時的遺憾讓我後悔好久好久。

2013年6月11日

KIL:關於Kil

我們都有秘密,一些無法告訴別人,只有默默承受的痛楚。喧嘩之中,行只影單,存在不存在的問題再次充斥思維。活著不快樂,死了不痛苦。可是,了結自己談何容易。臨場心怯,結束其實很難。這種死與不死的局面,加劇沮喪,但這是選擇。封閉自己抑或敞開心扉,生命的價值不該由別人來告訴你,而是自己去衡量。

淡淡的憂傷,生存與死亡的掙扎。

2013年6月2日

悪の教典:屠殺快樂

《悪の教典》血腥諷世,蓮實聖司的屠殺獨角戲,不停的濺血、掃射、逃亡,電影的支撐點就只停留在這方面了。出乎意料的,沒有深刻的描繪蓮實聖司的人格,孩童時期的重要轉折點,促使他成為殺人狂的起始點模糊不清。嗯。原來還有續集? To be continue的字眼有讓人期待,也讓人擔心劇情敗壞。

千萬千萬不要與《告白》做比較,《告白》的暴力美學《悪の教典》壓根兒都沒有,這只是一場為了營造血流成河的局面而血肉橫飛。陰森的格調,中場突然進入了昆丁式的幽默暴力,沒有說不可以,但就是感覺不協調,情緒一直從黑暗的邊沿遊走,踏入深淵或是留守灰色地帶,模棱兩可。

2013年5月15日

《神探伽利略》:Simplicity

現時講求simplicity,遊花園的玩意兒已過氣,產品如此,電影電視劇也如是。與其長篇闊論的講述一件事,不如簡化的恰到好處吧!

當港劇每況愈下,重投日劇的懷抱顯得額外溫暖。港劇種種為​​了迎合觀眾口味,卻變得讓人摸不著頭腦的劇情,讓死衷粉絲如我也萌起放棄的念頭。我們要的是創意!

2013年5月4日

五月,二三四

——五月二日——

從來都不是政治狂熱分子,甚至厭惡和任何人討論政治。只要一提起“政治”兩個字,身邊大部分人就會露出“我懂!”、“我說的一定正確!”、“相信我沒有錯!”…然後就很極端的高談闊論,不遺餘力地數落反對的黨派。

我厭惡這樣的嘴臉。

目前的執政黨一定要換,而且要徹底的換。全民一心的去革命,有說我國的選民成熟了。在決心上,確實如此。曾幾何時,我國的政治可以如此的澎湃和振奮人心。可是,激昂之後,許多人開始得意忘形,也出現了政黨/候選人偶像化的現象。未知這現像是好是壞。

2013年5月1日

《結婚不結婚》:沒什麼可不可以

 在這個剩男剩女滿街走的年代,結婚兩個字其實還蠻糾結的。結婚是普遍社會認定的正常人生形態;不結婚是部分人質疑的人生缺憾。當越來越多人選擇只要伴侶不要婚姻的時候,這個社會的體系轉向一種“我為自己而活”的精神層面,獨自生活一輩子好像也沒什麼可不可以或可不可能。

像《結婚不結婚》這樣的劇集,一針就刺中了無數獨身男女的穴道,大家心中都響起了同一把聲音:「沒錯,正是如此!」

2013年4月21日

黑暗系:Psycho-Pass

除了漫畫改編的動漫,還有一種原創動漫,也就是沒有依據漫畫/小說,全新撰寫的劇本。黑暗系中的原創動漫不多,而且素質參車不齊。近期看過最讚的非《Psycho-pass》莫屬。

Psycho-pass說的是未來的世界觀,以科技為中驅控制著城市,未來的世界確實有可能變成這樣。以一種稱為“西比亞”的系統監督,用數據去判斷一個人的心理質素,再歸納為正常或潛在精神病者。在那架構的世界裡,命運都是經過分析而注定,人類依賴著這種規劃好的道路,渾渾噩噩的生存,任何犯罪都在發生前被制止。生活太安逸,人對“惡”的概念模糊,甚至對漠視發生在眼前的事物。

2013年4月16日

黑暗系:動漫中的Cult

動漫的分類很多,除了普遍受大眾喜愛的熱血系,如《One Piece》、《Naruto》、《Fairy Tails》等,治愈系的《夏目的友人賬》、《白兔糖》、《好想告訴你》等,還有同人(也就是同誌類啦!)、偵探、少女… 。除了熱血系和治愈系,我最喜愛的還是黑暗系。

黑暗係其實就是動漫中的cult,雖然在概念與定義上還是有差別。黑暗系通常藉由一些壓抑的題材來發揮,崇尚血腥暴力,描繪人性潛在的暗沉,揭露社會病態,往往題材能引發深思的非主流類別。根據一些動漫達人的分析,有以下元素,並佔有一定比列的作品即可判定為黑暗動漫。

2013年4月15日

《The Walking Dead》第3季:The show is crazy!

 正如Steven Yeun在某宣傳訪問中說的: The show is crazy!

沒錯,追到了第三季的《Walking Dead》,最恐怖的已經不是喪屍,而是人性。當大夥兒已經對遊走身邊的喪屍習以為常,隨手就可以乾掉幾個,人性的醜陋卻是防不勝防。自私自利、腐敗霸權、爾虞我詐… 在絕境中還有什麼可信賴?像Hershel一樣相信神的指引?像Rick一樣相信直覺的判斷?還是像The Governor相信武力的力量?

2013年4月7日

小叮噹不是哆啦A夢

小時候,我很羨慕大雄,因為他有個可以為他遮風擋雨的小叮噹,只要一遇到困難,小叮噹總會有神奇道具幫他渡過難關。乘坐時光機穿梭過去未來,看看事情發生的源由,也預見將來的遭遇。

長大後,我開始懂得大雄是個孤獨的孩子。小叮噹或許是他幻想出來的角色,為了拯救內心的孤寂而存在。童話破滅,遇到困難別人不一定會幫助你,也別想著會有人來拯救,無論如何的哭天喊地,小叮噹也不會出現。這就是現實,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。

2013年3月17日

Msn·无知岁月

任何東西都有期限,生命如此,更何況是被創造出來的物件。 msn的結束,也代表著我的青春印記也隨之逝去。

告訴友人,我很感慨。友人卻笑我老土,現​​在是屬於FB、Whatsapps、skype的時代,msn早就該收檔了。我當然知道msn不敵時代的變遷,但他不會了解過往的那些年裡,msn在我人生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。我這種不善辭令又思維孤獨的人,只有在看不到「人」的情況下才能侃侃而談。

2013年2月14日

貓糧:Metahon

很久沒寫貓糧,新年回鄉少不了大快朵頤,除了必吃的哥羅面和辣沙,也繼續介紹貓城其他美食。

記得很多年前曾介紹古晉的刨冰,種類繁多,不同的配料,椰漿或鮮奶,再加上不斷研發新口味,若要細數,刨冰名單可以多達十多種。

2013年1月27日

The Impossible:始料不及

我不愛看災難片,尤其是好萊塢的。那種宣揚大英雄主義,炫耀CG效果,或是過分煽情,我就是不喜歡譁眾取寵。因為Ewan McGregor,所以我期待著The Impossible,也慶幸這片子出自西班牙導演Juan Antonio Bayona,所以電影沒有敗壞,反而讓人始料不及。

Juan Antonio Bayona的上一部電影是The Orphanage,我之後翻查資料才知道。 The Orphanage是恐怖片中的佳作,所以之後想起The Impossible中出現的那些血淋淋的畫面,也終於了解為什麼那幾個鏡頭特別逼真,片種註明是Thriller也確實符合。

2013年1月23日

SHUT UP! NYAN CAT!

無可否認,貓是侵占網絡世界的動物。不信?那就隨便刷下面書,肯定會有貓的圖片。若要說原因,我想那是因為貓和人一樣有稀奇古怪的性格。比起狗,它有更多的情緒與心機。

大概1、2年前,網絡上突然跑出一隻拖著彩虹的粉紅貓,並且迅速竄紅。當初知道這隻貓的存在,因為它突然出現在許許多多的網頁裡,而事實上我也不明白它的用途是什麼。去看Nyan Cat的網頁,只有更多的問號,「這是什麼啊!煩死人了!(看這裡)」 我姑且把它當做是一種表情圖號,反正網絡上無奇不有。

2013年1月13日

悪の教典―序章:Perfectionist

過去的那個星期,病了一場,再加上一堆可有可無的莫名事件,厭惡、厭煩之餘,我更想熄掉手機、不上班、不出門、不見人,窩在一個完全清靜的地方。步伐被打亂,咬牙切齒的亂跳,不斷的咒罵及碎碎念,很蛇蠍心腸。其實,我很清楚一切都是我的完美主義作祟。

2013年1月8日

PRICELESS:突然貧窮

2012年,沒有回憶錄,因為也沒特別想要回憶的事情,擱著一疊的失望與傷心,不去牢記最好。 2013年,展望大致上與前年、前前年…一樣,不用特別註明了,反正我知道自己有在慢慢實現。

回顧與展望,僅此。

 * * * * *

2012/2013的跨年劇,奉獻了給木村拓哉的《Priceless》,連續數天的假期,宅是最貼切的舉動。